欢迎访问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西工大故事2》——星云际会创伟业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4日 浏览量:

::张庆伟,1961年11月生,河北乐亭人。1978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1988年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先后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组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



::作为昔日的“航天少帅”,张庆伟是在中国航天开始他的事业轨迹的……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这个神奇的企业中,可谓人才济济。总经理、总指挥、总设计师,这些被称之为“老总”的有几百人,但在企业管理、型号指挥、科研设计三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的人却并不多见,张庆伟则是其中之一。
::张庆伟,27 岁与中国航天结缘,31岁时被任命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航天工业部里最年轻的副总师;刚满40 岁的时候,他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成为中央企业集团中最年轻的总经理;2007年8月30日,他46岁时出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又是最年轻的“部长”……张庆伟几乎见证、参与了中国航天业近 20 年所有突破性发展的历史时刻,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8年,张庆伟开始了一项更艰巨的事业:出任中国商飞的董事长,担起了制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的重担。
::2011年,作为一个技术出身又执政央企的官员代表,他开始主政河北。
::书写航天辉煌
::1961 年 11 月,张庆伟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1978 年,高中毕业的张庆伟怀着当飞机设计师的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
::经过4年的系统学习后,张庆伟于1982年8月大学毕业,来到航空工业部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三年后,渴望“充电”的张庆伟再次回到母校,攻读飞行器设计控制理论及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
::1988 年3月,在国务院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中,航空工业部和航天工业部合并成立了航空航天工业部。4月,张庆伟硕士毕业,也许是受航空航天“联姻”的影响,他作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火箭总体室开始参与火箭的研制。
::1989 年 1 月下旬,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合同最终签订。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香港亚洲卫星公司所有的亚洲一号卫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颗用长征火箭发射的外国卫星。
::但是,休斯公司对发射亚洲一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卫星必须在起旋后脱离火箭。在论证会上,坐在后排的张庆伟大胆地提出用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的想法,并立即被会议主持者所采纳。于是,他一下子从“预备队”提到了“突击队”。
::张庆伟很快完成了星箭起旋方案分析。1989 年11月,张庆伟带着方案去美国洛杉矶,同休斯公司进行最后的谈判。在谈判桌前,他从容不迫地指出对方在技术问题上的几个错误,在对对方技术方案计算验证后,美国人终于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990年4月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一举成功,并创造了休斯公司已发射的32颗同类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纪录。中国火箭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为此作出了开创性工作的张庆伟,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随着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二捆”也进入了研制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次,张庆伟又临危受命,在距合同规定时间仅有 40 天时间里,与同事一起,提出和验证成功了“长二捆”火箭卫星整流罩平推分离方案。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首飞成功,为长征火箭开拓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1年, 张庆伟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起草了关于我国进行载人飞船试验的论证报告,得到中央批准,30岁的他被任命为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1992 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正式批准,决定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对于这一长期的、需要创新的大型工程,组织上决定给予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早已崭露头角的31岁的张庆伟,被任命为长二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在当时航空航天部里他是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
::敢于拍板、信心十足的张庆伟在成功中树立了威信,并将其转变为下一次的成功。从 1997年到1998年,他负责的火箭发射任务都取得了成功。
::航天发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者,张庆伟手下的骨干都比他年长,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呢? 张庆伟认为,在关键时刻必须敢拍板、敢决策。如果你拍板的事情实践证明都是对的,权威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1998年8月,张庆伟担任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技术业务助理,协助总经理全面负责运载火箭科研生产的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督工作。1999年7月1日,38 岁的张庆伟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分管集团公司导弹武器型号、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科研生产任务。作为副总经理,载人航天工程是张庆伟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一飞惊天,与载人航天工程结缘八载的张庆伟,在酒泉发射现场分享了长征二号F火箭的成功“处女作”。9天后,在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胸挂奖牌的张庆伟,回赠给大会的是一面随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绕地球14圈、行程60万公里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2001年11月,就在张庆伟刚满 40岁的时候,党中央把一个更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他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是中央企业集团中最年轻的总经理。
::与载人航天结伴而行
::在担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的同时,张庆伟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深知,此时自己的首要任务便是将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2002 年12月3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后一艘无人飞船神舟四号发射升空。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无人试验阶段的圆满成功。
::按照工程计划,此时距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日期只有10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场关键之战正式打响,张庆伟带领大家信心十足地投入了“战斗”。
::为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这一中国航天 2003 年的首要任务,飞船和火箭的研制队伍提出了“排除一切干扰,确保载人成功”的口号。
::这是张庆伟执行的最重大的一次发射任务。发射前夕,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的他,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签名,保证航天员顺利上天、安全返回。此时“张庆伟”这三个字已不属于他自己,而是代表了十万名航天科技战线职工十足的信心和庄严的责任。
::千秋伟业一朝成。
::张庆伟笑了,在飞船准确入轨的时刻;张庆伟笑了,在飞船平安返回的时刻;张庆伟笑了,在与航天员杨利伟举杯共庆成功的时刻。告别了2004 年的辉煌,中国航天迎来了充满挑战的新一年。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5年众多的科研生产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金秋十月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神舟六号飞船。
::2005年10月12日,无论是对中国航天事业还是对张庆伟本人来讲,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这一天,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再问苍穹,而与以往五次飞船发射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央电视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中国航天又一次直面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尤其是作为火箭和飞船研制单位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张庆伟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火箭和飞船哪怕出现一点点小的问题,都会毫不留情地“曝光”于天下。
::面对镜头,张庆伟想到的是自己“带头”。他要将压力埋在心底,带头保持自信的微笑,给自己的战友们传达必胜的信念。
::正是凭借在关键时刻的信心和勇气,以张庆伟为首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向党和人民进行了一次近乎完美的“汇报演出”:从10月12日上午9时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到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火箭和飞船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无一失误,圆满完成了“两人多天、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任务。
::张庆伟只要一讲起航天来便如数家珍。卫星发射的“疑难杂症”,张庆伟治了不少;荆棘密布、前途未卜的风险场面, 他更是历经多多。他曾先后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模称号。2006年6月,他以系统工程管理专家的身份捧得了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张庆伟表示:不断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永远都是新起点。
::让大飞机迎着朝阳起飞
::航空制造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而“大飞机”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今,中国民机产业承载着“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想,迎着朝阳开始滑跑、起飞。从航天又做回了航空,这次张庆伟出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具体负责组织研制中国大飞机。
::在世界民用飞机领域,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干线飞机产品已经系列化,拥有全球干线飞机市场的绝对占有率,支线飞机市场主要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分享。这四家公司的产品通过市场细分,几乎涵盖了所有运输类民机市场,树立了牢固的品牌知名度。而中国民机产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型号研制、市场开发营销和客户服务全程实践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中国人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因为一个崛起的中国需要自己的民用飞机产业。
::这一点,上任伊始的张庆伟就非常清楚。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一项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带动性工程。大飞机的研制能够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性突破,能够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对于促进关联产业发展和多学科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一项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民用航空市场需求的紧迫性工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民用飞机需求总量十分巨大。自主研制大型客机,既能很好地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也必将成为一个潜力无限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庆伟提出了大型客机研制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自主创新,二是体现中国特色。他说:“不仅能够按照图纸研制出样机来,而且还能进行批量生产;不仅能够卖给国内的航空公司,还要卖给国外的航空公司;顾客不仅敢坐我们的飞机,而且还爱坐我们的飞机”。
::干了20年航天的张庆伟有一个切身感受,虽然航空航天是姊妹学科,关系密切,但是搞民用大飞机和搞运载火箭有本质区别。“搞大飞机不仅要取得研制成功,还要取得商业成功。”张庆伟说,只要我们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技术进步的民机发展道路,坚持研发与市场两手抓,未来中国大飞机一定可以翱翔蓝天,并会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开花结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国商飞公司由开局起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8月29日,中央组织部宣布:张庆伟同志调河北省任职,不再担任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告别的时候,张庆伟和中国商飞领导班子成员将手叠放在一起,创业的激情与艰辛情不自禁地融入到百感交集的泪水中……
::


::(王凡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