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检验《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障馆藏档案资源的绝对安全。7月9日下午,档案馆在101库房组织开展了一场贴近实战的管道漏水应急演练。档案馆全体人员参与演练,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程指挥。
演练正式开始,库房管理员在巡查中发现“险情”,立即迅速报告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时按照规程果断切断库房电源、关闭进水阀门,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馆领导接报后,立即宣布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指令下达后,各应急小组闻令而动,迅速奔赴现场:
现场处置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利用防水沙袋封堵漏水点周边及水流路径,并使用防水胶带尝试封堵“漏点”,同时组织力量清理“积水”。
档案抢救组:在组长指挥下,第一时间用防水布覆盖临近水患的档案架,优先保护重要档案,并将底层档案快速、有序地转移至安全区域。
后勤保障组与协调联络组:在组长统筹下,高效调配排水工具支援现场,并模拟向学校党委保卫部报告险情及处置进展,做好必要时请求支援的准备。
整个处置过程紧张有序,协同高效。现场处置组成功封堵“漏点”,险情得到控制。馆领导随即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全体人员召开复盘总结会,围绕“响应速度、流程衔接、物资效能、协同配合”四维度展开深度剖析。会议肯定了从险情发现到跨组支援的无缝衔接等亮点,更聚焦基础安全规范,明确水阀、电闸、高压细水雾阀、抢险物品等操作规范及存放的位置,要求全员熟记于心、熟练操作,确保真实突发事件中严格执行“先关阀(闸)、再上报”的原则,从源头遏制次生风险扩散。

最后,馆长戚红梅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演练既是对预案的实战校验,更是对“档案安全无小事”理念的深化践行。通过实战模拟,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更为档案实体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本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有序,有力提升了应急处置与协同配合能力。下一步,档案馆将针对复盘发现的问题靶向优化预案,以常态化实战训练持续筑牢档案资源安全防线。
(文/魏欣彤 图/冯瑶 审核/戚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