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0日 浏览量:

2020年在学校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全面升级

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住思想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利用集中学习、学习强国APP、档案馆党员微学习群、不定期检查党员自学情况等方式,组织党员大会3次、支部委员会11次、党小组会11次、党课学习3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为档案工作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坚持“围绕档案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档案工作发展”立足档案工作实际,不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与机电学院机关党支部、机电学院研究生第六党支部、校友会党支部联合开展“迎七一、忆初心、担使命”、“走进历史、传承文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共商合作 共谋发展”、党员群众观影等主题党日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规范党员行为、展示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争一流、带头服务树形象,努力成为工作的模范、岗位的先锋、业务的能手、服务的标兵。

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围绕“一趟也不跑”作风转变新目标、新要求,坚持通过制度建设和优化流程巩固提升作风建设成效,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修订完善具体办法措施,形成管长远、固根本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整合扩充网上办事大厅功能,优化网上办事流程,实现了2万(含)-10万设备仪器档案线上审核、归档。以服务师生为根本,建立覆盖本科毕业生、硕士成绩单打印及校友信息查询的自助查询打印区,树立了档案馆对外窗口形象。完成29个职能部门、20个产学研单位、8个教学及学术支撑单位、3个服务保障单位及各学院归档范围征求意见及制定工作,重新修订档案服务及归档指南。积极协调经学校审批取消了本科生英文成绩单学校盖章环节,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内容。

(2)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档案业务治理水平,坚持以适应学习治理能力提升为要求,不断规范档案管理各项工作。

结合档案馆业务工作实际规范工作程序,先后对馆内“信息发布”“保密工作管理”“业务办理工作流程”等工作审批、管理程序进行梳理完善,制定审批图表强化过程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运行程序。

按照“内容不减,形式整合”原则,明确“废改立”目标、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分工,梳理细化工作任务,列出制度目录清单,将制度细化量化,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进行制度认领,限时修订完成。共梳理各类制度32项。其中,“废”制度2项,“改”制度28项,“立”制度2项。

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先后修订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档案材料收集、档案工作保密、学生档案移交、归档文件整理、设备仪器档案管理程序等34项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了档案馆围绕中心提升服务的工作职能。

(3)狠抓措施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及时应对,针对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建立了应急工作机制和处置措施,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照24小时值班和馆领导带班制度,督促协调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开学后,坚决做好来人来访登记,每天对全馆各区域进行全面消杀管理,创造卫生、整洁、健康的工作环境,确保疫情形势安全稳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丰富档案科目,进一步拓展宣传档案服务业务

设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档案库,全面系统对学校以及62家二级单位,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档案科目永久保存。

设立的“疫情防控”专题档案库,对全校包括异地机构在内的86家单位形成的疫情防控档案进行全面收集、归档,确保所有原始记录“应归尽归、应管尽管”,为学校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留存档案、积累经验。

设立“扶贫工作”专题档案库,对2016年至今学校以及各有关单位形成的各类扶贫工作档案进行归档。目前,通过全程介入配合指导校工会完成了2016-2019年扶贫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随后将完成移交和归档。

发挥档案馆“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开展了“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为主题的系列档案工作展示活动,弘扬了学校在扶贫攻坚工作成果。

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扩大档案宣传作用,坚持围绕档案服务主旋律,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创新档案服务新形式。制作系列档案知识、技能微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制作推送的《文件归档那些事》、《归档文件装订指南》、《移交清单如何填写》、《比A4纸小的文件如何整理》、《档案为您讲故事》等微视频得到了一致好评,同时增强师生员工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更加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截止2020年12月底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在“档案微平台研究”上居全国高校排名第6名。

(5)突出科技引领,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为加快学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档案馆专门制定了《馆藏数字化工作方案》,对拟数字化扫描的档案进行全面统计,根据经费安排,拟定综合档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扫描工作期间,坚持严格监督、检查包含档案拆件、图像扫描、图像处理、目录校对等环节在内的工作流程。同时结合“数字化加工系统”,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流程控制。在档案扫描过程中,安排专人全程监督项目进展,及时验收成果。对数字化加工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经过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截止目前综合档案共计调档2151余卷,25余万页,已完成250621余页档案数字化工作,人事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工作已完成2500余卷,未发生档案损毁等安全事件,并全部与档案查询系统挂接,有效地提高了档案查阅率,提升了档案公共服务效能,并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6)突出严谨高效,有力落实各项审核工作

落实“630”专项行动要求,对省教育厅指定的六个批次的110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历、学位信息进行仔细核查,累计调档2635卷。其中部分人员按照“一人一档”要求整理上报材料。

全面完成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坚持“严、细、准”的要求进行初审、复审,对发现的问题和疑点逐项核对排查,全年完成初审2000卷,复审300卷。

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复审迎检及现场验收工作。完成全国文明校园复查支撑材料的分类、编目、整理、归档工作。

2.常规工作完成情况

(1)年度文件归档工作。年度党群、行政、财会、教学、科研、产品、设备、基建、外事、出版、实物、人物等文件归档13955余件,传统组卷档案9381余卷,照片1630余张。接收干部人事档案300余卷,零散材料9800余件,整理3000余卷;接收学生档案本科生2659余卷、硕博1434余卷。

(2)档案查询利用工作。年度查阅党群行政、基建、设备等档案656余人次,调档4159余卷;学籍档案716余人次,调档2116余卷;财会档案395余人次查阅,调卷2670余卷;查询电子版档案利用868余人次,调档1083余卷。借阅档案51余人次,412余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利用1521余人次。通过EMS邮寄学籍材料352余人次,调档1568余卷;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人次约435余人次,寄送调出人员档案80余卷;查(借阅)学生档案390余人次,接收党员材料等散材料本科生264余件、硕博1548余件。

(3)业务指导与沟通协调。2020年4月以来,多次与学校办、组织部、工会、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院、招标与设备采购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处等单位关于疫情防控、主题教育、扶贫、教学、招投标材料、设备仪器验收、建设项目等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沟通协调,规范要求、简化归档流程。

(4)疫情期间为保证学生毕业工作不受影响,坚持不间断制作、邮寄成绩单和毕业证翻译件1136余人次,2356余份,得到了一致好评。

(5)编辑整理张振中、向锦武两位杰出校友的资料,为校史编研和工大文化传承发掘了新的素材。

(6)积极配合兵器203所、206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发集团等单位补充干部档案审核所需的录取表、成绩单、学位申请表等相关学籍材料600余份;配合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完成学位信息认证619余人次,配合陕西省高校就业中心及其他用人单位邮件或电话认证236余人次。

(7)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先后对馆内工作人员组织了有关档案业务、保密宣传、网络安全等专题培训,共55人次参加;并选派多名技术骨干先后11人次参加了国家档案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陕西省档案局、陕西高教系统档案学会等组织的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技能水平。

(8)开展技能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录制短视频、H5、PPT、演讲等形式,围绕各类档案收集整理、利用服务流程以及档案馆发展简介等内容组织开展了“档案业务技能风采”展示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系统交流了工作经验,展示了业务工作成果,提升了馆员综合素质,增进了干部员工相互交流。

(9)狠抓安全保密工作。严格落实保密要求完成日常涉密档案收集、编目、整理、利用及库房管理工作,及涉密信息设备日常运维工作,确保无误。全年收集涉密档案852余件、143余卷,提供利用161余人次、864余件。

(10)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库房检查登记制度,坚持开展每天巡库,每周查库;邀请公安处进行全员消防培训演习,安全管理全面到位。

二、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资源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四个体系”为主线,以提升档案服务利用能力为立足点,不断夯实档案业务基础、不断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档案服务的主动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启动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发挥好档案馆“存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作用。重点抓以下工作:

1.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完成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设计,实施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推进“电子档案全流程监管系统”,将档案馆正在运行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干部人事管理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预约系统、中英文成绩单网上办理系统、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等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充分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监管、预约利用、手机端利用、自助服务、编研发布、学校业务系统电子接收管理等模块,达到系统统整合,数字共享化,管理统一的目标。

2.加强馆藏档案数字化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要求,确认电子档案效力,细化管理要求,汇总漏扫档案,对扫描过程中出现缺失材料及时联系相关学院进行补归,全面完成上年度各类档案数字化项目收尾工作,并完善教学档案卷内数据库,为后续数字化做好准备。

制定本年度数字化项目方案,严格出入库专人负责管理原则,进一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2021年计划对干部人事档案2100卷、文书档案74万页、教学档案33万页进行数字化加工工作,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稳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3.切实发挥档案育人职能

坚持“三全育人”和“十育人”要求,不断探索深化档案思想宣传教育功能。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纪念建党100周年——百幅工大今昔图片》、扶贫、疫情防控、毕业季、迎新季等专题宣传展览,对先进人物事迹、馆藏档案、实物等进行展示,引导师生学党史、明校情、感党恩,以优秀的事迹鼓舞人,以正确的宣传引导人,促进工大精神传承。

整合年度学校光荣榜,汇编《2020年工大先进风采》《榜样的力量》《馆藏实物档案图册》等专题档案材料,并汇编《档案工作通讯》《1994-2007年专业技术职务信息档案汇编》《1994-2007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评审制度档案汇编》《机构部门成立信息》等基础资料。

4.创新业务培训指导形式

推行档案对口业务指导制度和档案资料征集联系制度,建立文书档案兼职档案员交流群,全程介入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指导。

组织开展对基建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兼职档案员及各学院辅导员进行基建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及学生档案等相关业务培训,并以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项目为试点,开展设备仪器档案归档培训工作及项目准备验收工作。

5.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根据各单位归档范围不相同及上年度归档情况,采取一对一发函的方式明确归档范围,指导具体业务,并进一步修订归档范围,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通过对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的归档范围、总装备部预先研究项目预归档流程及特殊情况下设备仪器档案预归档流程的梳理,规范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流程,并建立相关审批制度。

按照各单位归档范围编制学生档案指南手册。

6.牢固档案安全防护体系

认真做好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坚持每天库房巡查工作,确保各类档案安全。对照档案库房安全指标体系,制定库房暖气、电、消防等整改方案,完善库房自动灭火系统改造,全面改善档案安全保管条件。建设档案馆环境控制系统,筹建异地灾备服务中心。分步骤开展学校重要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充分落实档案保密要求,开展全馆计算机安全检查,配合完成各季度保密检查,做好涉密档案的日常服务利用工作,按要求完成解密工作。

7.扩大档案服务利用空间

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强化“热心、细心、耐心、真心”的“四心”工作标准和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窗口查档服务水平,态度热情,工作专业地完成每一次档案的查(借)阅接待利用工作。积极开展自助查档、远程查档、无时限查档和馆际查档服务,推动档案服务利用便捷化。优化服务流程,取消英文成绩单馆长签字环节,继续跟“正脉”公司沟通,尽快实现英文成绩单自助打印功能,实现“最多跑一趟”的目标,方便师生便捷办理相关业务。

8.加强档案业务课题研究

结合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建设等系统项目,深入研究解决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课题,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利用水平,争取申请“高校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设计与实证研究”“档案远程利用服务理论与实践”1-2项校内、省内及部内课题研究项目。